一汪碧水 厦门筼筜湖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如今的汪碧筼筜湖

  如今的汪碧筼筜湖 ,一次次“美”出新高度,水厦为实现河湖“清水绿岸、门筼美丽天富平台注册开户链接【Aurl:www.8233066.com】送888元鱼翔浅底”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筜湖第批经验做法。(记者 张奇辉 摄)

  筼筜湖畔 ,入选成群白鹭纷飞 ,全国悠然自得地觅食休憩 。河湖(记者 林铭鸿 摄)

  厦门网讯(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 通讯员 吕嘉扬 黄磊)白鹭翩翩从湖面掠过,优秀划出一道道优美弧线 。案例放眼望去,汪碧碧波荡漾 、水厦鱼翔浅底、门筼美丽草木葱郁的筜湖第批美景,令人心旷神怡——如今的入选筼筜湖 ,一次次“美”出新高度 。全国它就像镶嵌在鹭岛中的一颗绿宝石 ,不仅是高颜值生态花园城市的“门面担当”,更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范例。

  27日,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 ,厦门筼筜湖入选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期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 ,亲自组织推动厦门筼筜湖治理工作,为我们创造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、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。近四十年来,我市始终坚定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理念,构建共治共建共管共享格局 ,全面推进美丽筼筜建设。

  经过系统综合治理 ,高颜值生态文明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,如今的筼筜湖生态优 、环境美、产业兴,天富平台注册开户链接【Aurl:www.8233066.com】送888元成功蝶变为“都市绿肺”和“城市会客厅”,极大提升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和生态幸福感。

  背景

  治理迫在眉睫

  看着如今水清岸绿的筼筜湖,一些新厦门人可能想象不到 :曾经 ,这里一度成了令人望而却步的臭水湖 。

  筼筜湖曾是一个天然避风港。海湾细长,宛若臂膀,由西向东 ,挽住厦门岛。渔船入夜停靠 ,灯火绵延 。“最爱月斜潮落后,满江渔火列筼筜。”“筼筜渔火” ,便是厦门著名的“老八景”之一。

  20世纪70年代初,因城市发展需要 ,厦门筑堤围湖 ,在筼筜港西侧建设起了一道1.7公里西堤,从此筼筜港转为封闭的内湖,面积仅剩1.6平方公里 。

  20世纪80年代,随着湖区周边高强度的建设开发及人口的快速增加,筼筜湖承受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。“筼筜湖1.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 ,需承担市区37平方公里流域的泄洪排涝 ,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。每逢雨季 ,汇水面积内的各种污染都对湖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。”市筼筜湖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回忆,当时 ,即使在晴天  ,湖区周边相连的大小排洪沟带来的点源污染,仍不时影响着湖区水质。

  此外,由于截污不到位,水体流动性不佳 ,筼筜湖区水体黑臭 ,生态恶化——打响筼筜湖综合治理硬仗 ,迫在眉睫。

  做法

  打响治理硬仗

  久久为功 强化组织领导

  从昔日的臭水沟变身高颜值的“城市会客厅” ,筼筜湖治水的一大秘诀 ,就在于强有力的“指挥棒”。

  1988年3月30日 ,时任厦门市委常委 、常务副市长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“综合治理筼筜湖”专题会议,提出了“依法治湖 、截污处理、清淤筑岸 、搞活水体  、美化环境”20字方针,自此开启了筼筜湖的蝶变之路。

  多年来 ,市、区历届党委政府接续奋斗 ,不断强化治湖工作“党政同责”治理保护机制。时至今日 ,筼筜湖已完成四期综合治理工作,目前正在开展第五期综合整治和流域正本清源工作,逐步实现了从“湖水基本不臭”到“晴天污水不入湖”的目标。

  一张蓝图绘到底 ,一任接着一任干,我市久久为功提升筼筜湖生态环境质量 ,这才实现了筼筜湖水环境的大幅改善 。

  绵绵用力 深化治理方略

  在筼筜湖治理方针中 ,截污处理,摆在了重要位置。

  如何才能更好地除“病根”?开展源头控制工作 。至今先后关停 、搬迁125家污染企业,建设16座污水提升泵站 、1座海水泵站,分期完成对湖区周边 36条排洪沟、27个大型排洪沟口、数十个雨水口的全面截污,实现晴天污水不入湖 。

  开展“正本清源”工作 。我市在筼筜湖周边855个小区实施雨污分流 ,逐步实现汛期“污水零排放”。同时建设西园调蓄池,加强前期调蓄。此外,坚持每10年对筼筜湖进行一次大清淤 ,五期全湖清淤工程累计清淤约550万立方米。同时 ,因地制宜地将淤泥用于白鹭洲 、白鹭岛的筑岛工程 ,共修筑环湖林荫步道27公里,有效减少环湖周边水土流失。

  搞活水体、美化环境 ,则是在为筼筜湖通“经脉”,提升环湖整体环境品质。其中,包括创造性利用自然潮差纳潮吞吐动力 ,建设西堤闸门和6.5公里的“西水东调”海水输送管 ,提升水体交换能力;沿湖兴建公园绿地 ,打通两岸14公里环湖步道 ,形成“四湖六园”的“城市生态会客厅”格局;种植9个品种、约2.6万平方米红树植被 ,打造闹市区“家门口”的红树林 ,吸引大量鸟类和海洋生物前来栖息繁衍 ,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图景打下坚实基础。

  共建共治 创新管理机制

  如今 ,筼筜湖的治理 ,不再只是管理者的工作  ,而是厦门人共同参与的“家事”。这种齐抓共管的氛围 ,得益于不断完善的管理机制。

  我市率先打造“一套法 、一规划、一基地”全面治理体系 ,颁布市级层面《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保护办法》治湖法规,编制《筼筜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系统化方案》《厦门市筼筜湖区专项保护规划》,明确各阶段目标,形成系统化治理体系。同时 ,成立筼筜湖片区大提升专项工作组,市区党政领导任湖长,构建起市—区—街道三级管理体系,为湖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机制保障。

  在筼筜湖治理治水护水过程中,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 。专家 、干部、群众等积极建言献策 ,共同推动治理。沿湖居民更是主动参与湖区志愿管理 ,湖区公园管理的“市民园长”模式 ,实现共治 、共管 、共享 。2020年全国首创的“市民湖长”制度,进一步提升了市民参与湖区生态保护的积极性。

  筑巢引凤 践行“两山”理念

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近年来 ,我市加快生态产业绿色发展, 以“生态+”理念,推动筼筜湖片区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、开花结果 。

  “我市先后出台《思明区鼓励总部经济发展办法》《思明区加快总部经济发展若干规定》等多个总部经济相关扶持政策,以生态资源带动片区提升,吸引一流投资。”思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。当前,片区内吸引了一批世界500强、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厦门设立的企业等区域总部 、知名高科技企业和企业总部落户,集聚滨北超级总部集中区 ,形成“两带两区”的生态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。

  探索生态旅游融合发展,打造经济新引擎 。我市依托筼筜湖现有山水脉络  ,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建设 ,高起点谋划推进“城市阳台”体系,进而推动生态产业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,打造出一个全域生态旅游的“大厦之门·幸福思明”新模式 。

  推动生态文化共享发展 ,塑造区域旅游新特色。目前 ,片区融合了闽台文化、华侨文化和海洋文化 。筼筜书院 、白鹭女神、鸽子广场、南湖公园 、海湾公园等文化与休闲场所,成为白鹭洲地标式景观 。金鸡百花电影节和厦门马拉松比赛的举办 ,实现“以节促产”“以赛促产”,形成“文化+旅游”“赛事+旅游”融合新样板 ,实现生态资源与文旅资源有机结合。

  成效

  实现水清岸绿

  筼筜湖的蝶变 ,是生态样板 ,也是一扇窗口 。不仅浓缩着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生动实践 。而且 ,透过这扇窗  ,让人窥见厦门绿色发展的生态自觉,为实现河湖“清水绿岸 、鱼翔浅底”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。

  水资源功能大幅提升

  “一城春色半城花,万顷波涛拥海来 。”筼筜湖畔,白鹭低飞、碧波荡漾 、游人如织,高颜值新画卷正徐徐展开,见证着厦门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 。

  经过整治,筼筜湖总库容可达380万立方米。为搞活水体,让筼筜湖畅通“经脉” ,我市利用潮汐差 ,连通湖海 。“筼筜湖与大海连通,我们充分利用海水自然潮差的动力,在海堤修闸 ,涨潮时纳水,退潮时排水;另建导流堤,引导水体循环。每天可引入新鲜海水约130万立方米 ,沿导流渠引至湖东桥下的内湖,由内湖向外湖流动 ,形成北进南出的大循环。”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,同时  ,“西水东调”调水能力提升至每天18万-27万立方米 ,极大提高了水体流动性。西海域海水作为补给水源 ,生态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。

  水生态系统全面优化

  低潮时分,筼筜湖沿湖种植着红树林的滩涂上,弹涂鱼、招潮蟹这些可爱的底栖生物正“探头探脑”看着外面的世界 。成群白鹭则悠然自得地在红树林中梳理羽毛 、觅食休憩……

  如今 ,筼筜湖白鹭岛上,种植秋茄、白骨壤、红海榄等品种的红树林约2.6万平方米,实现生态固堤和景观提升的有机结合。在城市中心区 ,为鸟类和海洋生物等再造了一处栖息繁衍的新“绿洲”和城市湿地。

  数据统计,近年来,筼筜湖区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 。游泳生物由极度耐污的攀鲈鱼1种,增加至63种以上 。浮游植物123种 ,浮游动物73种,底栖生物14种 ,还有粗皮鲀、中华鲎  、栗喉蜂虎 、田鹀等珍稀保护动物 。此外 ,我市还设立白鹭自然保护小区 ,让95种鸟类在此安心栖息繁衍 ,湖区生物多样性恢复到较好水平 。

  水环境状况显著改善

  当好绿水“守护者”,爱湖护湖的脚步从未停歇。

  近年来,筼筜湖流域先后实施了污水截排 、湖区清淤等工程。截污体系逐步完备 ,我市分期完成对湖区周边排洪沟口、雨水口的全面截污。通过西堤闸门与“西水东调”系统,利用自然潮差纳潮引水并导流循环 ,筼筜湖水质得到大幅改善,水体无机氮浓度从1985年的16.90毫克/升降至2015年的1.83毫克/升 ,2022年降至0.48毫克/升。

  筼筜湖综合治理的成效,成为市民游客幸福感与日俱增的源泉 。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亲近这里宜人的风光 ,充分亲水亲绿,我市在筼筜湖周边还建设了多个“口袋公园”“袖珍公园”,居民走出家门 ,15分钟就可以到达一处城市公园,公众对2022年“美丽河湖”建设成效的综合满意度为98.0% 。

  水经济产业得到激活

  无疑 ,筼筜湖的综合治理,推进了流域的产业转型和厦门的城市发展。

  随着筼筜湖生态环境的改善,带动了周边10平方公里的土地价值显著提升,为优质企业总部落户 、高端现代服务业聚集创造了有利条件。不仅吸引滨北超级总部基地落地建设 ,也打造了一批“税收十亿元楼”,为西堤一带商户带来勃勃商机。

  2021年  ,筼筜湖周边第三产业实现营收1597.6亿元。筼筜湖片区逐渐发展成为厦门市标志性的行政 、金融 、商贸、旅游 、居住中心 。

  水治理经验广受认可

  事非经过不知难 。经过30多年久久为功的努力,筼筜湖综合治理的经验和模式 ,得到国家乃至国际的认可和推广 。

  20世纪90年代初 ,筼筜湖综合治理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(UNDP)评价为“东亚海域污染防治管理的示范工程”,并进行全球推广示范。

  2020年,筼筜湖综合治理模式被列入国家发改委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》;2021年10月,筼筜湖生态修复作为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入选联合国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(COP15)生态文明论坛主题四——“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”论坛;2022年,筼筜湖保护中心获评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……一次次认可与荣誉,是对厦门市筼筜湖综合治理的充分肯定,也印证了厦门高素质高颜值的美好生态图景。

展开阅读全文
休闲
上一篇:2024大年初一预售票房破4亿
下一篇:浦发银行:董事长张为忠任职资格获核准